媒体关注

Media attention

转化与创新:为全球“对话文明”创造条件 ——第五届嵩山论坛发言摘要
发布日期:2016-11-07 来源:本站 阅读:1226


  

国内外专家学者嵩山下论道

 

嵩阳书院大唐碑

 

嵩山极顶 焦汇海摄

【对谈】

本期主题:“嵩山论坛”是以嵩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依托,创立的国际性高端文化论坛。自2012年以来,该论坛已连续举办4届。在刚刚结束的河南省十次党代会上,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稳步推进,中原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嵩山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文物学会、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河南省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金会主办,河南康利达集团、嵩山论坛秘书处承办的第五届嵩山论坛在河南郑州、登封两地举办。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转化与创新:迈向对话文明”的主题,共论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必将促使郑州抢抓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机遇,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工程为统揽,坚持全域旅游、城乡统筹,争取早日把郑州建成繁荣、经济发达、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的具有天地之“中”文化特色的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

本期嘉宾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张大卫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托马斯·萨金特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丁奎淞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

乔清举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人文研究室主任、嵩山论坛组委会主任

薛景霞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政协副主席、河南康利达集团董事长

助力中国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李扬:全球经济目前正处在一个长期停滞的阶段。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所说:全球经济处在弱复苏、低增长、通货尽速、高失业和高负债的状态。英国脱欧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件,它从侧面表明发达经济体内部统一价值观的崩坏。我们应该看到,西方现在有不同程度的制度自信的丧失。

我们倾向于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来对中国经济下行进行解释。概括说,中国经济进入了结构性减速。为什么减速?我们可以从供给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环境资源的约束增强三方面给以解释。因此,我们需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托马斯·萨金特:我们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看到了一些非常重大的决策和目标,特别是三个基础性的决策,释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信号。首先,市场将会在资源的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利率的市场化,设定了一个目标。最后,自然垄断行业将政企分开。这三个信号有着深刻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愿景——推动经济增长,让人们通过重新分配变得更加富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础。这是一个重新调整的过程,可能伴随着改革的阵痛。我们也可以把这称为“创造性的毁灭”,即要推陈出新,就必须推倒重来。美国与其他一些国家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经济是一个不断创造和毁灭的过程。美国每个月有很多就业岗位在消失,新的就业岗位就会应运而生。美国每个月会新生250万个工作岗位,有些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就业岗位。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目标不是抵制这样的趋势,而是迎接这样的趋势,这个想法非常正确。

张大卫:我认为可以从城市与交通枢纽、交通枢纽与全球供应链、枢纽型经济的一般性特征及把发展枢纽经济融入国家大战略四个方面考虑。城市的发展与人们的经济活动有关,而任何城市的崛起与繁荣都与其交通有关。从北京到南京,从纽约到法兰克福,概莫如此。嵩山文化博大精深,二里头文化形成于夏文明,是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朝的都城。距今3750年前的城市就有了路,二里头文化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出现了第一座有规划的城市,最早出现了功能分区,第一次出现了双轮车辙。

人类社会历经了海运、内河航运、铁路工运等数次交通波,交通方式演进在推动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经济高度聚集的区域,比如说城市。纵观历史,一个城市繁华兴盛一般不是由一种交通方式支撑的,交通方式折射着一个城市的兴衰。交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变革,我们现在面临四次工业革命,实际上对应的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和它有相对应的交通革命伴随而生。

具体来说中国的情况。比如说河南,随着高铁的发展,现在河南全省18个省辖市都已经纳入了以郑州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特别是郑州到徐州的高铁开通以后,商丘也被纳入一小时经济圈。这大大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化和城镇化进程。航空运输和城市、经济活动也有着密切联系。为追求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与航空运输有关的要素和产业活动会逐步向机场周边聚集。一些城市因此把机场枢纽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并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连接,逐渐形成枢纽型经济。比如以航空运输为主的荷兰阿姆斯特丹、美国孟菲斯等;以典型的空海联运为枢纽型经济的新加坡、中国香港等。

郑州等城市发展枢纽经济是符合速度经济发展规律的,枢纽经济应以快速交通为共聚合载体,以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新的枢纽经济的表现形态不应再拘泥于狭小空间的临空和空港经济,而应是类似于航空经济、高铁经济、海运经济和依赖一种交通方式为龙头,实现多种交通方式融合配套的经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转、集疏和分拨的功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全球供应链的连结效果往往决定着枢纽经济的销路和竞争。

河南全省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紧密对接

张大卫: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既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新格局,又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目前,开放已经成为“十三五”期间,河南加快发展的主题,河南省十次党代会将为全省对外开放吹响新的战斗号角。

如何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全省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紧密对接,扎实推动一些重大举措的实施,事关全局。

李扬:我们可以着力培育五个方面:经济增长从工业化转向现代服务业,提升后者比重;摆脱投资驱动模式,提升与广义人力资本提高有关的消费活动;技术引进,从模仿扩散转为自主创新;深度城市化,聚集知识创造和资源配置;全面开放,更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特别是要在治理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为了提高竞争力,我们仍要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要创新发展,提高发展的效益,核心是自主创新;要协调发展,形成平衡发展的结构,同时要推动区域间协调发展,比如河南和各地的协调发展;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实现开放发展,“一带一路”践行了中国所倡导的全球化思路,同时我们要参与全球规则制订,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要共享发展。

丁奎淞:“一带一路”由我国向外延伸,途经65个国家,涉及人口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世界的主要文化带和宗教体系散落在沿线各地。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意相通的情感纽带和民心桥梁,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沟通的桥梁,是推动“一带一路”的坚实基础。我们到底是依托怎样的中国文化来促进“一带一路”国家的民心相通,夯实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基础的呢?首先是多融一体、兼容并蓄的中华传统文化。

以和平、发展、共赢为特征的中国外交和平战略观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历史积淀,又吸收了现代内涵。把和平、对话、协调、合作作为当代中国战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侧面反映出文化的转化与创新。在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进程中,以多元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观念作为拓展“一带一路”的两个重要的方面,把促进民心相同作为推动民心合作的重要基础,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内外政策更易被外界理解,也必然进一步促进中外文明对话,使“一带一路”建设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面。

薛景霞:从企业角度来看,中原经济转型的动力和机遇主要有三点:一是河南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和经贸、人文、金融交流合作中心,在自贸区等五大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二是以郑州航空港综合试验区、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郑欧班列等为依托,将加速推进中原跨境金融业务创新,推动国际化产融更加紧密结合,促进中原地区经济、产业与金融之间更加开放;三是充分利用中原地区物流、产业配套、劳动力等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壮大主导产业,发挥郑州作为亚欧经贸陆空通道的中心节点作用,培育形成连接全球重要枢纽机场和主要经济体的空中丝绸之路。

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史有重大贡献

乔清举:“文明”是一个和文化一样多义的术语。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文明”至少有五种含义。第一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物质与科技、体制与礼仪、精神与文化等方面的成果的总和。第二层含义是不同文明的载体——文明体、文化区域、国家、民族等。第三层含义是价值观意义。文明成为一种价值观,“文明”的就是“好”的,值得肯定的,值得期许的,标志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由文明的第三个含义可以引申出文明的第四个含义,文明成为一种标准:判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先进或落后的标准。文明的就是先进的,不文明的、野蛮的就是落后的。

文明的本质应当是各种关系的和谐共存。人和自然、人和他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都应该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谐共存的,这样才是文明的状态。

“和谐”表现于国际关系,是“万邦和谐”“万国咸宁”的睦邻友好关系。和平、和谐在中国文化中是有深厚根基的。“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普遍原理和根本价值观。作为普遍原理,它是事物生成与发展的本体原则;作为核心,它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最为永恒和深沉的精神追求。

从历史上看,主权平等是近代国际关系准则。可是,民族、国家之间的平等与和平并不是天然状态,而是武力抗争的结果。民族、国家自产生以来就讲究“硬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没有实力就没有平等。软实力相对于硬实力来说诚然是一个进步。但是,无论是软实力还是硬实力,都有力量在。力量自身就不软。

现在的世界和平,是一种力量均势的和平,还不是各个国家、各种文明发自内心、发自文化基因的和平,其思想基础是薄弱的。世界迫切需要中国“和”文化的再启蒙,建立基于内心真诚的和平文化的思想基础。

在当今世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的价值观为核心,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为国际交往准则,以不同文明的平等包容、相互借鉴和学习为基础,逐步打破民族国家的限制,建立民主正义的国际秩序,形成全球经济与政治、文化与文明、命运与生命共同体,从而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类永久和平愿景,将是中华文明对于人类文明史的伟大贡献。

丁奎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的儒世道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其基本的主题就是强调兼容、和谐的“和而不同”,并以此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孔子推崇诗书礼乐,奠定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精神世界观。先秦道家的老庄“以容乃公”的理念,开拓了对中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想体系。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后的上千年,为适应中华之需要,以“调和论”寻求立足点。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先人向来对不同文化强调“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许多外来的文化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阶段均经过兴衰,但也都在中华文化的大熔炉中逐渐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历史产生了交融、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

在当今的世界局势下,中国面临的是历史的机遇,也是历史的责任。若要改变世界格局,要有一定的实力。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世界。我们不能说这会决定世界的未来,但绝对会对世界产生影响,所以说中国面临一个历史的机遇。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怎么做,对世界关系重大。但是要改变世界,也是一种巨大的责任。有机遇,有影响力,对应的就要负起相应的责任。那么,中国能够为世界提供什么?我认为中国能够给世界提供的最好的东西不是廉价劳动力,不是廉价产品,而是深厚的中华文明。


(光明日报)

网址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11/05/nw.D110000gmrb_20161105_2-0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