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Media attention

建好河南自贸区助力中原更出彩
发布日期:2017-04-08 来源:本站 阅读:1165

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服务中心大厅

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外观图

4月1日,开放的河南再次迎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自此,河南自贸区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如何更好地推进实施,落实好中央关于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的要求,将自贸区建设成为服务于“一带一路”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助力中原更加出彩,是摆在全省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为此,我们特邀请有关专家,围绕我省自贸区建设的优势与挑战、重点与难点等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已于2017年4月1日正式挂牌运行。它开启了河南省对外开放的新阶段,构建了开放创新的新平台,孕育着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是1亿河南人翘首以盼的大战略。挂牌仅是起点,建设之路任重道远。要深刻认识河南建设自贸区的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坚定建好河南自贸区的信心;深刻认识河南自贸区建设的战略重点、创新点和要破解的难点;同心协力,高标准完成自贸区各项先行先试任务。

1.河南建设自贸区的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

为争取进入国家第三批自贸区建设的盘子,全国有20多个省份提出了申请,河南在激烈的角逐中能够胜出绝非偶然,而是由河南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所决定的。

从实施国家战略的角度看。我国设立自贸区从沿海起步,逐步向内地拓展,由点到线到面,形成了“1+3+7”的格局,涵盖了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地区开发、东北地区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以及“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自贸区的设立是直接服务于重大国家战略的,其中就包括了中部地区崛起和“一带一路”战略,河南在中部地区的领头羊地位、在“一带一路”中的特殊区位和作用,具备设立自贸区的优势和条件。

从河南所具有的综合优势看。河南综合优势明显,如经济大省优势、区位交通优势、产业门类齐全优势、口岸优势、市场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多式联运优势等。特别是郑汴洛都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且特色明显、互补性强;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领先全国试点城市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郑欧班列在全国23家开行的中欧班列中持续领跑;郑州机场的客货运增速持续保持全国大型机场的领先地位。这些情况,为在河南设立自贸区,在构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方面先行先试,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河南近年来的发展态势看。“十二五”以来,河南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转型攻坚中砥砺前行,干成了一批强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办妥了一批多年想办办不了的要事,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突破。特别是“引进来”与“走出去”成绩斐然。“十二五”时期,河南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67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30269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20.8%和23.3%。2016年实际到位省外资金8438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23%;服务业领域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占48.5%,第三产业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占比达到45.4%。目前在豫投资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已达84家、国内500强企业达到156家。由此形成河南良好的发展态势,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战略格局更加完善,战略优势更加彰显,战略保证更加有力,发展潜力加速释放,蓄势崛起态势日益增强。这一切,为河南自贸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国务院批复的河南自贸区建设总体方案看。河南在现代立体交通体系、现代物流体系、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方面,优势是比较明显的。一是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建成。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道、农村公路三网并举、协调发展。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大格局基本形成。已建成四条沟通华东和长三角水网地区的水上运输通道,列入国家高等级航道的淮河、沙颍河将全部实现通航,干线航道网主骨架逐步成形。二是现代物流体系初步形成。郑州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地位基本确立,俄罗斯空桥、顺丰、菜鸟等国内外大型物流集成商先后在实验区落户,郑州机场客货运增速持续保持全国大型机场领先。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吸引电商、网商、物流、仓储、报关、第三方支付等1101家企业集聚,搭建了跨境电子商务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生态链,2016年全省跨境电商贸易额为111.5亿美元左右,较上年翻一番。中欧班列(郑州)运行三年来,累计开行500多班次,实现“去四回四、每周八班”的常态化开行。三是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正在确立。目前,河南已基本建成支撑公、铁、水、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综合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各运输方式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郑州机场已形成辐射全国近20个大中型城市的“陆空联运”货运网络。中欧班列(郑州)的货运总量、承运货类、境内境外集疏分拨范围、开行频次、市场化程度等综合实力,在全国23家开行的中欧班列中持续领先。

另外,河南为建设自贸区还做了两个方面的重要准备。一是积极复制推广其他自贸区的先进经验。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区经验,在社会信用体系、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出台《河南省“十三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河南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等,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顶层设计和管理指南;建立了“红黑榜”发布联席会议制度;河南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网站建成运行,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中国”网站推送数据1600多万条。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意见》,整合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通关平台相关功能,建设完成了服务加工贸易、一般贸易的货物申报系统及大数据应用系统。二是把自贸区建设纳入“三区一群”战略组合之中。按照河南省委同意的《统筹推进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和战略平台建设工作方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原城市群,是事关河南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四个国家战略,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引领性战略,是支撑河南未来发展的三大支柱。这就理清了我省众多国家战略的地位和关系,建立了协同推进机制,为更好地进行自贸区有关探索和实验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2.河南自贸区建设的战略重点、创新点和要破解的难点

河南自贸区建设已经拉开序幕,在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战略定位,在风险测试中聚焦创新点,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方面破难前行。

把握好战略定位

要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总体方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拓展新空间、搭建新平台,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为此,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防止认知误区。要知道我们建设自贸区,不是一般的招商引资,不是简单的产业集聚,也不是单纯为了促进地方发展,而是国之大事、地方担当;我们不是来“摘苹果”“分蛋糕”的,而是要“攻山头”“涉险滩”的。所以,从即刻起,我们既拿到了“尚方宝剑”,也担负起了探新路的国家使命,要立足“两体系一枢纽”战略定位,立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立足新形势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河南自贸区的三个片区要在自贸区建设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郑州片区要在促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和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多式联运国际性物流中心,发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作用;开封片区要努力构建国际文化贸易和人文旅游合作平台,打造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区和文创产业对外开放先行区,促进国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洛阳片区要努力提升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和国际产能合作能力,打造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要明确自贸区建设的目标,就是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集聚、交通物流通达、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引领内陆经济转型发展,推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做出积极贡献。

聚焦主要创新点

试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按照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的要求,土地招拍挂前,在项目基本审批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开展模拟审批;土地招拍挂后,在部分申报材料尚不完整的情况下,相关审批部门先予以受理审批,项目主体单位向有关部门承诺在一定时间内将报批材料补齐或修正。此种办法具有程序简化、审批高效、周期缩短等优点,为此,投资主管部门要提高监管能力,要构建“多评合一、统一评审”联合评审机制与之配套。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和社会监督举报机制,探索试行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虽然上海等自贸区的先行先试方案都涉及环境保护,在实践中也都做出了积极努力,但河南自贸区在环境保护方面态度应该更加鲜明,充分体现勇于担当、敢于攻坚的为民情怀。

建立自贸区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制度和重点产业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就是通过专利信息数据库进行专利信息分析,并依据专利信息数据库的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产业规划,为产业制定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指明道路。在专利导航确定的重点产业基础上,依托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审查确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解、司法衔接相联动的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

探索以郑州和国外重要枢纽城市协同联动的“双枢纽”发展模式,允许在国内沿线口岸和郑州国际陆港之间开展进出口集装箱加挂业务试点,依托自贸区推动郑州建设全国快递中转集散中心,拓展郑州机场“空空+空地”货物集疏模式,推进铁路仓单与海运、公路、航空仓单共享和仓单分拨、分拆、合并,允许具备条件的外国航空公司和基地公司开展国际航班代码共享,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和商业快件及邮政包裹搭乘中欧班列(郑州)出口等业务。

破解探索中的难点

功能定位方面。“两体系一枢纽”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离不开大宗商品的流动和临空高增加值产业的支撑。在没有国家特殊支持的情况下,河南能否自我加压、勇于创新,在大宗商品自由贸易化和有序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转移方面找到突破口,找到“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有效实现路径,是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战略协同方面。拓展郑州机场航空枢纽功能、发展临空经济,是“两体系一枢纽”建设的重中之重。但郑州自贸片区并未涵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如何创造性地把河南自贸区的政策适用于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使两者有机衔接,为“两体系一枢纽”建设协同发力,是对自贸区探索者视野、胆略和智慧的考验。此外,“三区一群”战略体系内也面临着主导权、资源配置、合作机制的统筹协调问题,应未雨绸缪预作安排。

营商环境方面。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河南自贸区需要重点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互利共赢的开放环境、完备优质的要素环境、功能完善的设施环境、温馨包容的社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当下最迫切的是法治环境打造。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必要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机制构建,为自贸区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制保障,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服务贸易方面。我省的货物贸易发展仍以加工贸易为主,科技含量低,国际竞争力不强,货物贸易对于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服务贸易的进口,而对服务出口则没有显著带动作用。货物贸易面临越南、菲律宾、印度等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国家的挑战,也面临美国、欧洲不时兴起的民族主义风潮的冲击,如何在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方面重点发力,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融合发展,是有关方面不可小视的问题。

3.统筹规划协同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河南自贸区肩负着国家制度实验和河南创新发展的双重使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在要素资源、体制机制、治理方式等方面统筹规划,协同推进。要聚焦战略定位,突破重点难点,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助力中原更加出彩。

开阔视野,借鉴国内外自贸园区建设成功经验。要学习借鉴国内外自贸园区发展的有益经验。如在管理体制上,国内前四个自贸区都采取了设立自贸区管理委员会的管理模式,但国际上运行最为成功的智利伊基克自贸区,采用的是公营公司管理模式,上海部分自贸片区吸纳了其管理经验。河南自贸区是延续前四个自贸区的管理模式,还是采用公营公司管理模式,或者博采两者长处采用复合式的管理模式,拟应结合我省实际深入研究。其他如投资贸易便利化、服务业开放、金融业创新、海关监管和税收制度安排等,也应借鉴国际最高端最先进的经验,立足河南实际审慎推进试点。

积极创新,争取更多风险压力测试在河南完成。就是争取国家将交通物流领域全国推广条件暂不成熟的改革事项放在河南自贸区进行风险压力测试。譬如放宽汽车整车、专用汽车中外合资生产企业外方股比限制,赋予河南口岸平行汽车进口功能;设立外资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和娱乐场所等方面给予便利;放宽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境外医师执业资质和执业时间的限制,试行简化医疗器械和药品进口注册审批程序;回应呼叫中心业务发展需求,允许外商服务供应商为自贸区企业提供离岸呼叫中心业务及境内多方通信业务、存储转发类业务、呼叫中心业务、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等。

统筹协调,充分释放国家战略叠加的乘数效应。用好国家战略叠加资源,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要素流动、资源共享。树立系统思想,着力解决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大“三区一群”统筹推进力度,建立高层决策和议事协调会议机制,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对口部委支持。进一步明晰各自贸片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创新性政策与重大支持性措施,推动各个片区加快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三区一群”联动发展研究,明确“三区一群”联动发展的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实施路径、政策措施等,推进“三区一群”协同联动发展。

加强保障,完善河南自贸区信用体系和法治体系。消除数据利益部门化的藩篱,构建跨部门、跨地区、开放型的诚信信息资源共享制度体系。健全相关领域实名登记制度,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和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完善提升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构建多元化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争取设立自贸区专门法庭等司法机构;引进并扶持自贸区内仲裁机构和调解机构的设立和发展,发挥我省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已有或将有的行业中介机构以及商会在解决投资争端中的作用,探索建立涉自贸区投资案件的多方参与调节机制;推进仲裁制度、仲裁规则与国际接轨。

招才引智,着力加强河南自贸区建设的人才储备。通过政策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研究出台自贸区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便利。制定涵盖吸引、培育、评价、激励、流动等多层面的人才政策,吸引高层次、专业化、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吸引领军企业、科研机构入驻。加大对“双创”企业及个人的资金支持力度,探索以投资收益奖励、企业上市奖励、专项基金投资等形式,激发企业及个人来豫创业热情。

着眼全域,做好河南自贸区探索经验复制推广工作。自贸区建设不能单纯依靠三个片区封闭运行,必须立足中原崛起、中部崛起乃至“一带一路”的高度和广度,举全省之力建设和推进。要和国内其他自贸区建立密切沟通机制,与国外互补性强的自贸园区建立联系,形成对接国际规则、实现资源互联互通、延揽国际人才的纽带。按照“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原则,构建自贸区实践评估机制,适时发布自贸区发展研究报告,总结梳理河南自贸区创新经验成果,充分释放河南自贸区制度红利和溢出效应。适时向国家汇报河南自贸区典型经验和创新案例,以便在全国复制推广,提升河南自贸区区域引领和服务全国的作用。

(河南日报)

网站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7-04/07/content_134791.htm